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广东河源万绿湖畔发现菊石化石群 此前曾发现直径达40厘米的“菊石”!

广东河源万绿湖畔发现菊石化石群 此前曾发现直径达40厘米的“菊石”

时间:2025-05-04 23:45:43 来源:一技之长网 作者:探索 阅读:244次
广东河源万绿湖畔发现菊石化石群 此前曾发现直径达40厘米的菊石“菊石”
广东河源万绿湖畔发现菊石化石群 此前曾发现直径达40厘米的“菊石”
广东河源万绿湖畔发现菊石化石群 此前曾发现直径达40厘米的“菊石”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焕阳 通讯员黄志青、温志军):记者昨日从河源市博物馆获得独家消息:东源县双江镇增坑保护站建设过程中发现化石。广东河源市博物馆技术人员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牟林博士针对增坑地区发现的河源湖畔化石菊石化石进行实地考察。牟林和河源市博物馆工作人员黄华乐、发现发现温豫粤、菊石黄志青和河源恐龙化石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温志军等人在双江镇的群此前万绿湖畔先后发现了大量的菊石化石。据悉,直径此前河源已发现直径达40厘米的达厘“菊石”,其壳径目前在粤港澳地区是菊石最大的一种。
河源远古时代与青藏高原同为侏罗纪特提斯海域
据了解,广东中国侏罗纪的河源湖畔化石菊石化石大都出现在西藏地区,学者普遍认为,发现发现该地区在侏罗纪为特提斯海域,菊石特提斯海(Tethys)是群此前位于北方劳亚古陆和南方冈瓦纳古陆间长期存在的古海洋,1893年,直径奥地利地质学家E·修斯创用。牟林博士称,在2.8亿年前的早二叠纪时,青藏高原是波涛汹涌的辽阔海洋,这个海横贯欧亚大陆的南部地区,与北非、南欧、西亚和东南亚的海域沟,称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那时特提斯海的南北两侧是被它分裂开来的原始古陆。南边的冈瓦纳大陆,包括如今的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南极洲;北边的欧亚大陆,包括如今的欧洲、亚洲、北美洲。二叠纪晚期,地球上南、北两块大陆开始分裂、漂移,形成板块。印度板块分离出来以后,以较快的速度向北移动,特提斯洋壳受到强烈的挤压,不断发生褶皱断裂和上升。到距今4000万年前的始新世晚期,青藏高原出露海面。
牟林博士称,河源发现的菊石化石在侏罗纪时与青藏高原一样,处于特提斯海域的陆表海,值得今后长期探讨和研究。“可以推测,河源在远古时期的海洋带是在一直延伸着的。”牟林博士说,这次菊石化石群的大量发现,这对今后研究河源的古地理变迁、海洋带或湖泊水流缓急的形成以及地质结构的变化,有着重要的科研价值。
距离万绿湖畔水面约15米
河源市博物馆馆长杜衍礼告诉记者,这次在东源县双江镇万绿湖畔发现的菊石化石群,距离在该镇增坑村历次发掘的菊石化石点相距约6公里,距离万绿湖水面约15米。
据牟林博士介绍,这次在河源市东源县万绿湖畔发掘的菊石化石,其年代在早侏罗纪时期,具体属种还需要进一步作出研究。“华南海域这一时期都属于东特提斯海域。”牟林博士称,从资料来看,河源出土的菊石化石与之前在粤港澳地区发掘的同时期菊石化石对比,河源地区发掘的菊石化石主要区别是在尺寸上,在粤港澳其他地方发现的菊石化石,其壳径多数在5厘米至10厘米之间,而在河源发现的菊石化石最大的壳径竟然有40厘米以上,体积相对较大,牟林博士告诉记者,这说明当时河源的环境利于菊石的生存,因为菊石活动力不是很强,能长这么大体积,说明海中菊石食物如甲壳类等丰度(含量)较高,从中也能佐证在早侏罗纪时期,河源是有海侵通道的。
牟林博士称,在此次考察过程中,河源市博物馆给予了大力协助,河源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联合考察组在野外发现的原地埋藏的菊石化石和其他门类古生物化石,他将会针对这些标本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为后续开展河源菊石遗址的保护和科普宣传提供技术支撑。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 《消逝的光芒2》正在制作中 多人模式不同体验
  • 当贝超级盒子H1A正式发布:四核海思处理器 4K超高清输出
  • 2022好玩的战略三国足游保举 养成战略
  • 2020深圳凤凰山丛林公园开放时候及进园须知
  • 2018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赛程
  • 《杀出重围3:人类反动》最新游戏截图
  • 《分秒必争》X360版开箱及游戏先容
  • 暴雪游戏建制人专访:闭于魔兽、星际2与暗乌3
推荐内容
  • 《约束之地:利维艾拉重制版》发售纪念贺图公布 Steam首发8折优惠
  • 2021进博会:GMC HUMMER EV国内首秀
  • 2022好玩的摹拟小镇运营足游保举 糊心正在夸姣小镇
  • 《乌足党2》开辟日记2中文版 报告游戏战役体系
  • 《这就是警察2》发售时间公布 今年秋季全平台登陆
  • 2022好玩的两次元开放天下动做冒险游戏保举 魔性天下